(资料图片)
王丽新
去年7月份,受多种因素影响,部分地区出现商品房交付风险。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,一系列“保交楼”举措相继推出。目前,这些举措初见成效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全国住宅竣工面积为2.5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18.5%;亿翰智库报告显示,今年上半年,50家典型房企共交付202万套房屋。但推进保交楼进度还需继续努力。
在笔者看来,现实压力主要聚焦于三种自身“体质不佳”的楼盘。第一种是依赖一二级联动造城式开发的大盘,前期投入成本过高,资金缺口大,盘活难度倍增;第二种是开发商抽走预售款的项目,叠加资产贬值,货值难以覆盖债务规模;第三种是“三角债”(银行、地产商和供应链之间的债务纠纷)难清理的楼盘,停工或者烂尾表面上是缺钱,实为纠缠不清的债务及诉讼问题,牵一发动全身,增量资金入场后若相关各方达不成共识,可能还未动工就先被冻结。此三种项目,令资本望而却步。
笔者认为,目前需进一步协调金融机构、开发商以及供应链等各方力量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推动“保交楼”进程。
代建代管是完善“保交楼”纾困模式的重要方式。即由委托方发起,或设立配套专项基金,让拥有开发、建设经验和小股增资能力的受托方提供全程一站式纾困解决方案,全程参与设计、开发、销售、管理与服务,协调各方参与主体,按节点推动施工进程。
合理化监管增量及预售资金,让“保交楼”接续有力,保证交付质量。对增量资金和新进投资者而言,项目初步盘活后,销售回款要得到合理监管,确保良性循环。其一,可给予资产管理公司、商业银行、国企等更多的政策支持,鼓励此类主体积极参与“保交楼”;其二,严格监管专项借款和纾困基金等增量资金用途,保证其用于交付本身,防止挪作他用或冻结;其三,不按主体企业是否出险一刀切,合理预留一定预售资金用于后续运营服务,专款专用,以此保证交付质量。
此外,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破解涉房偿债难题,警惕房地产行业“三角债”蔓延。其一,展期、债务重组、创新融资工具箱等,均是增强企业流动性的有效措施,要善用之;其二,要区分基本面扎实的好公司和无序扩张的差企业,拿出相应的处理方案。